畅游校园,快乐学习 | 经管“未来校友体验日”正式启动

2020年12月09日来源:不详0

  12月6日,由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与春城晚报共同主办的首次经管院“未来校友体验日”活动如期举行,吸引来自春城晚报小记者团80多名学生和家长的热情参与,活动让来访考生和家长真正地体验到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浓厚的校园文化和艺术气息。

  

1.jpg


知礼而乐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上午10:00,春城小记者们抵达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排成整齐的两列纵队,呈现出文明有礼的传统礼仪风范。他们认真聆听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张程副院长对今天活动的介绍,张副院长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和家长们在参观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气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png


学习而乐

  

  走进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欣赏着冬日银杏大道满目金黄的美景,感受着校园每个角落透露出的艺术气息,寻找着各种艺术形式的源泉。

  

3.png


  第一站 钢琴实训室

  

  这里是音乐的殿堂,也是音乐生们启蒙的地方,刚走进钢琴实训室便听到曼妙的琴声,旋律如同泉水般从音乐生的指尖流淌,起起落落的音符像飞舞的精灵滑进人们的心间。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刘思言老师向小记者及家长们介绍了音乐专业相关情况以及学习少儿钢琴目前的普及状况,互动并教小记者们一些简单的音符,让其感受音乐魅力,激发音乐兴趣。

  

4.jpg


  第二站 漆画工作室

  

  这里蕴藏着许多艺术的色彩和无限的创作灵感。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蔡振娟老师用自己渊博的学识给小记者们介绍了有关漆的知识。蔡老师讲到,大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防水、耐高温、耐腐蚀,能保留至上千年,因此古代很多出土的宫廷文物都有用到。目前我院正在不断研发与创新,并将其用作漆画、陶罐等,让更多普通的百姓也能了解到漆制品和大漆。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与老师互动提问。

  

5.png


  第三站 陶艺工作室

  

  接下来在蔡老师带领下,小记者们来到陶艺的工作区域,了解陶瓷艺术中的瓦猫。瓦猫造型为张着大口,面目狰狞。在云南,有在屋顶放瓦猫的习俗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用于“避邪消灾”。制作瓦猫的工艺也已经传承了上百年,云南民间瓦猫种类繁多,造型迥异,多为陶制,也有少量石制,有上釉和无釉之别。小记者们兴趣浓厚,积极提问,“为什么会用猫的形象来做'避邪消灾'的神兽呢?”蔡老师耐心讲解,猫属于普通百姓家中常养的温顺动物,其形象也属于吉祥的瑞兽,后来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寓意与本领,寄托了人们对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6.jpg


  第四站 铁艺工作室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张磊老师是铁艺工作室负责人。张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雕刻机、激光机的运行原理以及制作的雕刻作品,并寓教于乐,用提问和互动的方式让小记者们自己对照铁艺作品去寻找每个工艺品中的零件来源,最后让小记者们逐一体验了铁艺创意小玩具——功夫青蛙对弈,及使用筷子制造机自制筷子,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7.png


  第五站 图书馆重彩画传习中心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张副院长给小记者们详细介绍了云南重彩画以及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重彩画传习馆。

  

  重彩画是崛起于云南的一个绘画流派,它用碳石加水粉,用桃胶调和,再用毛笔、调色刀或手指画在纸上,宣纸和矿物的颜料可永不褪色。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特色,色彩瑰丽,线条充满了音乐的旋律,构图饱满、造型严谨、肌理新颖和谐、笔墨色彩厚重、富有时代感,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中国画所没有的而西方现代绘画中最醒目的斑斓色彩给画面注入了勃勃生机和绚丽色彩,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重彩画传习馆收集了很多大师以及学生的重彩画作品,内容大多是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傣族、壮族、苗族等)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

  



  第六站 卓璞珠宝学院

  

  卓璞珠宝学院是我校与云南卓璞文化传播公司共同创办校企合作学院,形成了产教研深度融合,真正做到厂校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特色。在老师带领下,小记者们参观了珠宝成品展览馆、产教融合实习生产车间、设计制作室等,并在珠宝雕刻实训室里,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显微镜实践了玉石的鉴别。

  

10.png


  第七站 民族民间艺术展览馆

  

  在民族民间艺术展览馆,墙上独居风格的壁画到展览馆每一件艺术作品,整栋教学楼每一处、每一物都弥漫着艺术的气息。

  

  在这里,小记者们学习到了3D打印机、动作捕捉的工作原理,在艺术与传媒学院廖欣哲老师的讲解下认识了什么是三维建模。教师非常耐心的演示,并回答小记者提出的“动作捕捉为什么要穿这身装备?”的问题,“这身装备是在运动物体的关键部位设置跟踪器,每个点相当于一个发送器,与之相连接的电脑是接收器,可以识别发送的数据,通过计算数据,读出相关的动作,并记录下来。”

  



  第八站 美术室

  

  这里是艺术与传媒学院实施美术课程和开展美术比赛活动的场所。在这里,小记者用手中的画笔和画纸,去描绘自己喜欢的静物,在学长学姐的耐心指导下,掌握美术构图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美行而乐

  

  孩子的一切认知来源于生活,带孩子们走出课堂,让他们亲身体验、亲自寻找、亲自探索,感受艺术的熏陶,感知真实生活的艺术,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

  

  一路上,小记者们在“做中学、玩中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真正打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从音乐到美术,从手工到技术的旅程,不仅给小记者们带来了一番独特的美的视觉享受,也让大家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愉悦了身心,拓展了艺术创意思维。

  



  通过此活动让小朋友们深入传统文化,重在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融合课本知识,深入实践、突出动手操作互动体验环节和美育课程开发;以艺术打开心灵之窗,培养学生的美学认知、艺术创意思维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塑造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此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良好的形象,同时,也将吸引更多的人了解经管,走进经管体验独特的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