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9日来源:不详0
跟舍友一起考研上岸是什么体验?
那一定是双份努力、双份offer,还有双份快乐!
她们是四年的舍友
又一起考研上岸云南农业大学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
她们是来自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考研双姝”
徐鸿瑶、郑云贵
郑云贵 徐鸿瑶
高中学校:水富市第一中学
高中学校:宣威市第四中学
2021年,徐鸿瑶与郑云贵同时进入云经管求学,两人不仅选择了同专业,还住进了同宿舍。每天的朝夕相处让她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一次,宿舍聊天的一个话题引起了两人的深思。“你的大学四年想要如何度过?”“不想止步于此”“我要过得丰富、多彩!”抱着这样的想法,两人开启了丰富充实的大学学习生活。
徐鸿瑶
郑云贵
大学期间,两人专业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五。在各种竞赛中也取得亮眼成绩。徐鸿瑶曾获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二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第七届京东方杯智能制造技能大赛校赛二等奖,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
郑云贵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第六届“京东方杯”智能制造技能大赛全国海选赛三等奖、第12届“翰文杯”学科专业竞赛普通车床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第12届“翰文杯”学科专业竞赛转速控制系统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校级“三好学生”。同时,她还担任着班级的副班长。
郑云贵说:“大三到大理实习期间,我和十几个同学一起环洱海,当时觉得跟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太快乐了,能再当学生就好了,于是我决定加入考研队伍。”和郑云贵不同,徐鸿瑶早在大一就确立了考研的目标。“我想从云经管去往更高的地方,所以大一就已经有了考研的意向。只是一开始的目标院校要考数学,而我在考研数学上学得太过吃力,常常感到焦虑。”在与老师和朋友的交流下,徐鸿瑶决定与朋友郑云贵报考同一目标院校的同一专业。
“我们大三寒假就制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每天7:00起床,7:30准时到图书馆占座。”徐鸿瑶回忆道。两人将复习内容拆解为“英语+政治”“专业课攻坚”模块,然后依据各自优势分工:郑云贵擅长逻辑分析,负责整理数学公式和专业原理的思维导图;徐鸿瑶记忆力较好,承担英语高频词汇和政治时政热点的归纳。整理完知识点后,两人又互相交换学习笔记。
“考研不是孤注一掷的赌博,而是精密设计的系统工程。”徐鸿瑶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科目的进度甘特图,甚至将错题按“概念模糊”“计算失误”“思路偏差”等类型分类标注。 “每周日晚是我们的‘复盘会’,我们会用思维导图软件把一周的学习成果可视化,互相提问查漏补缺。”郑云贵补充道。这种协作模式,让她们在备考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郑云贵(左)徐鸿瑶(右)
备考期间,两人曾因专业课成绩无法提高陷入瓶颈。“连续一周,我们每天在图书馆待到闭馆,反复推导公式,甚至用手机录下解题过程反复回看。”郑云贵说。
当徐鸿瑶因英语阅读理解错误率居高不下而焦虑时,郑云贵特意整理了近十年真题的“陷阱题”合集,并陪她逐句分析长难句。徐鸿瑶主动分享学习资料,建议郑云贵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专注力。两人组成学习小组,每天互相抽查公式、模拟面试。“瑶瑶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我们就在宿舍夜谈,谈人生、谈理想,有时我遇到情感问题她也会开解我。”郑云贵笑着说。这份双向奔赴的陪伴,让她们在高压环境中始终保持乐观。
“最感动的是考研前一周,郑云贵突然塞给我一张手写卡片,上面写着‘稳住心态,我们一定会上岸’。”徐鸿瑶眼眶微红。
徐鸿瑶(左)郑云贵(右)
2025年6月,两人收到了云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的录取通知书。郑云贵说:“当时表面平静,但我实际上内心跌宕起伏。考研上岸的消息让我格外开心!”
徐鸿瑶说:“拿到通知书时,我的心里反复涌现两句话,不止于前,不止于此。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徐鸿瑶表示:“我们能顺利考研上岸,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还离不开学校的考研护航体系。学校不仅为考研学生配备了“学业导师”和“生涯导师”,学业导师负责专业课答疑,生涯导师提供院校选择和复试技巧指导;还开辟考研自习室,配备储物柜、饮水机等;设立“考研资料共享墙”,供学生交换笔记和真题;通过各大数据平台,引导学生关注实时更新的院校招生动态。”
“除了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考研上岸‘农大’的学长们在我们参加复试的时候也提供了很多帮助,特别感谢他们,让我们可以顺利通过复试。”郑云贵补充道。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祝你们成功上岸!
上岸不是终点,而是新征途的起点。
前路漫漫,未来可期!
↑ 上一篇:400+!云经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