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2023年11月22日来源:党委宣传部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革命先辈遗志、补足精神之钙,11月15日至11月21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职学院和通识学院一行18人,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丽珍的带领下,奔赴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启了一段追忆红色历史文化实践研修之旅。为期7天的研修活动,通过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理论研修、考察调研等环节,老师们遍踏巍巍五百里井冈,追寻党的光辉足迹,追溯井冈山精神的源头。


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第 1 张


一、“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在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的残酷斗争中,现已查实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5744人,还有3万多革命烈士成为中国革命史中的无名英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在研修期间,老师们来到祭奠着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48000多名革命先烈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沿着两组台阶——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49级台阶、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的60级台阶拾级而上。


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第 2 张

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第 3 张


在瞻仰大厅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徐丽珍书记整理挽联,全体老师默哀凭吊,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追思。老师们还来到小井红军烈士墓,敬献亲手折叠的小白花并默哀吊唁,聆听讲解员讲述了在1928年12月,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第三次“会剿”中,反动派窜入小井村,将130多位来不及转移的重伤员全部活活枪杀的悲壮历史。苍松翠柏像一个个挺立的红军哨兵围绕着烈士墓,墓碑上刻写的毛主席的亲笔题词“死难烈士万岁”,昭示革命先辈们英魂长在,浩气长存!

二、“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

井冈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在现场讲学环节,老师们参观了茨坪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茅坪八角楼、龙江书院、龙潭、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小井红军医院、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三湾改编纪念馆、南山火炬广场等十多处革命纪念遗址和博物馆。


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第 4 张

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第 5 张

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第 6 张



在学习过程中,大家用眼睛认真观看碑文、雕像、文物、文献等资料,用耳朵认真聆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用心认真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茅坪八角楼上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透过八角楼屋顶投下的微弱亮光,我们仿佛看见这盏清油灯摇曳着穿越时空的微光,毛泽东同志正手握如椽巨笔伏案书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这些著名的文章,系统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八角楼上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光明道路!黄洋界哨口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设防五大哨口之一,1928年8月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四个团的进犯之敌,是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发生地。在黄洋界哨口旧址,老师们参观了纪念碑、壕沟和迫击炮,重走一段当年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井冈山军民从宁冈大陇等地挑粮上山的小道,体验红军当年的艰苦生活。站在坡陡路狭、地势险峻的山头,高声诵读毛泽东同志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声音回荡在山谷中,我们似乎也看见了“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激动人心的景象。

三、“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在专题学习环节,来自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李清平教授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战略思维》为主题,从战略思维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科学思想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丰富战略思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三个方面,结合“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在理论逻辑层面、历史逻辑和实践维度全面系统阐述了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王旭宽教授以《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为题,从井冈山斗争的历史概况、井冈山斗争时期袁文才和王佐事件、井冈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三个方面,为老师们全面梳理了在井冈山斗争的两年零四个月中四个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代表人物,使老师们从历史脉络和理论层面进一步了解了井冈山的革命历史、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的时代意义。王旭宽教授指出,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井冈山精神的基石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第 7 张

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第 8 张


井冈山精神凝聚了党性之魂、兴业之本、力量之源、成事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过去,井冈山精神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宝贵精神;今天,井冈山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四、“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在培训期间,老师们还前往革命老区的三个乡村考察调研。神山村,当年是红军挑粮上山的必经之路,今天是井冈山脱贫攻坚示范点;乔林乡,这里曾建立湘赣边界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柏露乡,柏露会议旧址,1929年1月柏露会议的召开做出了出击赣南的决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篇章。在革命老区,历史与现实相交汇。


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第 9 张

追红色历史,忆峥嵘井冈 ——以学促干|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第 10 张


通过对神山村、乔林乡、柏露乡的走访考察,老师们了解到井冈山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不断延伸红色教育培训精品线路,开发建设了通过培训机构与贫困村的结对帮扶的方式,使村民们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都得到巨大的提升。走进神山村,老师们马上被宣传墙上神山村村民说的话所深深感动——党和政府只能扶持我们,不能抚养我们。神山村支部书记,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左香云激动地向老师们介绍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视察神山村的情况,介绍了红色教育培训和当地茶叶、黄桃等农业高度融合的流程,介绍了神山村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与成果。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老师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人民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

培训结束后,老师们表示,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行。通过这次培训研修,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井冈山革命历史,这块红色的土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启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孕育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历史的硝烟已经离散,但井冈山精神历久弥新,将激励我们在新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永远是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备注:节帽四句诗词——“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摘自毛泽东同志《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