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推进专业建设与职业需求精准对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办公文员、对外汉语教学、媒体编辑三个职业拓展方向的系列选修课。为持续推进各职业拓展课程改革与建设,2025年4月15日下午,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文化教研室、文学教研室联合开展“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职业拓展课程群公开教研”特色活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教师齐聚二教608,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职业拓展课程群教学组织与建设等主题展开热烈研讨。
语言文化教研室主任纪宇婷发言
活动伊始,语言文化教研室主任纪宇婷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并对不同方向学生访谈结果作了反馈。她指出,职业拓展方向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对指引学生挖掘职业兴趣、拓宽职业选择起着重要作用。目前,2021级、2022级汉语言本科生已完成职业拓展方向选择和相应课程学习,2023级学生则即将开始选择方向。但访谈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在选择职业拓展方向时,对于各方向课程设置、各行业就业前景还没有形成充分把握,学生对职业拓展课程的预期与实际教学内容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课程负责人交流
随后,各课程群负责人分别围绕课程建设情况作了交流。办公文员方向负责人李睿聪老师提出,《秘书实务》《茶文化》等课程存在实践学时不足、师资配置有限等痛点,目前正在以“线上理论教学+线下实践”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后续将引入行业真实案例辅助教学,强化学生办文、办会、办事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方向负责人饶倩楠老师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与《现代汉语》等先修课程的关系,指出各门语言类课程之间应加强衔接,并就《语言习得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提出了建议。此外,她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国际中文教育行业的就业情况。
媒体编辑方向负责人曾贞老师指出,《新媒体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主要聚焦新闻采访、视频拍摄剪辑、数据分析、新媒体平台运营等方面实战能力的培养。但由于选择该方向的学生数量不多,职业能力培养的覆盖面比较有限。
教师就人才培养需求调研开展交流
接着,肖东老师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和国际中文教师就业前景为主题作了交流。他指出,学生在校学习与市场真实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脱节。例如,课程设置上,理论学时占比较高,实践经验有限;师资结构上,教师学术背景充分,但行业背景不足;学生对于国际中文教师一类的优质就业方向往往关注度不高。这需要专业、任课教师、学业导师和行业专家多方加强宣传和引导,帮助学生对就业形势与前景、就业选择与准备等形成更加清晰、理性的认知。
专业负责人罗晓艳发言
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罗晓艳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作了总结发言。她强调,职业拓展课程群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师范+非师范”人才培养定位和“一主一辅”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抓手,专业大力支持职业拓展课程群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后续将持续关注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动态优化课程体系,为培养厚基础、强技能、善创新的新时代中文人才注入活力。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